黄达-蒙代尔经济学讲座

文一老师做客黄达-蒙代尔讲座,解读中国工业革命

时间:2018-07-12

2018年7月9日上午10点,现任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圣路易斯)助理副行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访问教授文一老师在明德主楼830会议室做客黄达-蒙代尔讲座,作了题为“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发展政治经济学’一般原理反思”的学术演讲。讲座由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助理贾俊雪教授主持。

演讲正式开始之前,贾俊雪教授向在座的师生介绍文一老师。文一老师现任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圣路易斯)助理副行长,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副主编,曾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康奈尔大学任教。文一老师在货币与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波动、经济增长与发展、宏观金融等多领域都有着杰出的研究成果。论文发表于Econometrica,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Macroeconomics, and Economic Journal等顶级期刊。

文一老师首先用证据指出,中国崛起也许是人类经济史上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最为伟大的历史事件之一,但是中国在特有政治制度下实现的超常经济增长使全世界吃惊和迷惑不解。因此用中国经验照亮工业革命之谜是非常必要的。文一老师针对现行的两种解释中国过去增长奇迹的代表性“理论”,用确凿的论据驳斥了这两种观点。对中国的经济奇迹,文一老师认为,是中国成功引爆了一场“工业革命”,找到了工业革命的“秘诀”,那就是它来自于一个有为的重商主义政府所引领的连续不断的市场创造。

其次,文一老师在简单回顾了欧洲的崛起过程之后,重点阐述了经济发展的“胚胎发育”理论。他强调,无论一个国家多晚开启工业化,重复早期发达国家的基本发展阶段是必要的。文一老师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深入分析了成功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包括英国工业革命、美国工业革命、日本工业革命等,并清晰的展示了这几次工业革命与“胚胎发育”理论的对应。

进而,文一老师回顾历史,旁征博引,就中国前三次工业化尝试没有真正引爆工业革命的原因。文一老师比较了中国第四次工业化路径与前三次挫折相比的不同之处,他认为第四次工业化路径的策略谨慎、保守、渐进却又十分果敢坚定,他将其归纳为七条并加以阐述。文一老师认为,尽管政治制度不同,中国第四次工业化之所以顺利,在于其路径与工业革命高度吻合,。他围绕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分阶段对中国工业革命的路径进行了具体分析。

针对中国的快速工业化是否是“市场原教旨主义”胜利的疑问,文一老师给予了否定的回答。他说,市场本身是公共品,一个有为政府是有效化市场得以出现的前提和保障。工业化只能是国家意志的产物。

最后,文一老师还回答了中国能否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问题,并对现如今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挑战作了阐述和总结。

演讲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系主任吕冰洋教授就文一老师的演讲作了简短的评述。吕冰洋教授归纳总结了文一老师的理论支点:市场创造、胚胎发育、国家能力。没有国家能力支撑,市场自身难以逾越胚胎发育阶段,发展中国家应着力国家能力建设,解决市场缺失和市场创造者缺失的问题。吕冰洋教授认为,在强调国家能力建设的同时,要思考两方面问题:一是有为政府的有为边界与政府权力约束问题;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市场创造中的分工问题。最后吕冰洋教授高度赞同了文一老师的方法论基础,那就是经济学研究从历史出发、从实践出发,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

最后,同学们根据讲座内容积极提问,文一老师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同学们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享受了一场美妙的学术盛宴。

上一篇:Daniel John Zizzo做客黄达-蒙代尔讲堂: The impact of taxat... 下一篇:【黄达-蒙代尔讲座】Sovereign Risk and Fiscal(In)Attenti...
Baidu
map